7月21日清晨,上冈镇复兴小学报告厅内流光溢彩,机器人舞步与无人机编队交织出科技交响——由江苏省教育信息化与数据管理中心、建湖县教育局联合主办的2025暑期“AI创想营”在此正式启幕。来自上冈小学、初中和赣榆分会场的近200名青少年,共同开启为期数日的智能探索之旅。

启幕时刻:以科技之名许下青春誓言
“当机器学会‘看见’世界、‘听懂’语言,我们的教育必须跟上时代的节拍。”建湖县教育局副局长接传健在开幕致辞中表示,AI素养已成为未来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建湖教育正通过此类科创实践,为青少年搭建触摸前沿科技的桥梁。营员代表陈怡如稚嫩却坚定的誓言“要在 AI 世界里做勇敢的探索者”,与南京邮电大学学子“用代码编织梦想”的青春寄语交相辉映。

随着江苏省教育信息化与数据管理中心主任孙其华点亮象征智慧传承的启动装置,现场响起热烈掌声。“今日播撒的每一粒AI种子,终将成长为明日科创森林。”他的寄语不仅是对活动的期许,更道出江苏教育深耕科技启蒙的长远布局。
沉浸研学:在实践创造中解码智能奥秘
本次创想营以“深度体验—实践创造”为双引擎,精心设计五大主题模块,让抽象的AI技术变得可触可感。
视觉启蒙课上,营员们通过拆解智能摄像头工作原理,亲手完成图像识别标注任务,理解机器“看懂”世界的逻辑;自然语言处理模块中,少年们训练专属聊天机器人,在应答竞速赛中比拼算法优化能力;艺术跨界环节里,代码与音符碰撞出奇妙火花,团队协作创作的AI电子乐章令人耳目一新;社会应用实践中,孩子们化身“AI环保官”,设计的垃圾分类识别系统和校园安防监测方案展现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创造力;未来畅想课上,与历史名人 AI 数字人对话、同围棋算法机器人对弈,让营员们直观感受人工智能的无限可能。

普惠之光:跨越地域的科创教育实践
“赣榆分会场的同学们能看清吗?让我们一起为AI创想点赞!”当主会场大屏切到赣榆孩子们的笑脸,这场打破地域限制的科技课堂,生动诠释了“AI教育普惠”的深层含义。据了解,本次活动全程公益开展,南京邮电大学提供的学术支持与设备保障,让城乡少年得以站在同一起跑线触摸科技前沿。
“我们不刻意培养程序员,而是浇灌用科技思维解决问题的种子。”孙其华的这句话,恰是本次活动的价值内核。在复兴小学的创客空间里,陈怡如和队友们正在调试他们的垃圾分类模型,这个由废旧纸盒与传感器组成的装置,虽略显粗糙却充满想象力。“老师说,爱迪生的第一个灯泡也不完美。”小姑娘的话里,透着科创启蒙播下的自信。

当第一朵AI绘制的数字花朵在屏幕绽放,当孩子们欢呼着庆祝自己的程序成功运行,这些瞬间不仅定格了盛夏的欢乐,更预示着科创教育在江淮大地生根发芽的未来。正如接传健所言,建湖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构建“课堂+营地+赛事”的科创教育生态,让更多青少年在智能时代的浪潮中,成长为有梦想、敢创造的追光者。(毛菁 杨林)